返回列表 发帖
24.成田凌 Ryo Narita《穷途鼠的奶酪梦》
每年常规惊叹下:日本九零后这波男演员一个赛一个厉害。两年拍了十几部的成田凌绝对个中代表。这次演活了耽美漫画中冰雪聪明我见犹怜的小作货,看似主动的诱惑操纵者大都是假汝之名自由的受害者,这也是勇于展现男性脆弱的时代特征。

TOP

25.斯蒂芬·格拉汉姆 Stephen Graham《沸点》
英国独立新导演惊喜之作,每年都会有一两部。如履薄冰的一镜到底,将现代生存压力浓缩于一个半小时的餐厅工作之中,持续紧张感和各怀不安的丰富群像保证很强观赏性。主厨安迪崩溃一泻千里,斯蒂芬·格拉汉姆却做好了穿针引线的领袖作用,今年《援助》中也奉献了超群的表演。

TOP

26.丽贝卡·豪尔 Rebecca Hall《夜间小屋》
丽贝卡·豪尔用表演将一个带有灵异属性的普通悬疑片上升至心理惊悚片。如果编导再好好打磨剧本,放弃因预设而使用的客观影音效果,是能有更深入探索的。

TOP

27.勒凯斯·斯坦菲尔德 Lakeith Stanfield《犹大与黑弥赛亚》
虽然丹尼尔·卡卢亚饰演“救世主”汉普顿有魅力和感染力,超出对他的既定印象。但勒凯斯·斯坦菲尔德才是演活了“内奸”奥尼尔,这个政治机器下矛盾钻营迷失自我的小人物。从《逃出绝命镇》《抱歉打扰》到《原钻》《利刃出鞘》《爱之情照》……勒凯斯拿下了喜剧、爱情、犯罪、悬疑、现实等多种类型的多样角色,留下很好的印象,然后又补看《皇冠高地》和重温了《少年收容所》,他绝对是现在最会演的90后男演员之一,都不用非裔这一前缀。

TOP

28.亚姆泽·苏基塔什威利 Iamze Sukhitashvili《开始》
美学僵沉了些,素材支离了点,显然不如同类的科斯塔有诗意及韵味,也不及阿克曼有呼吸及意识。但总的来说水准挺高,对女性抑制心理外化的探索尝试挺丰富的,对演员的要求不低。导演迪亚以此起点值得期待。

TOP

29.凯德·麦拉德 Kad Merad《一出大戏》
艺术到底能带来什么?这部真人真事改编的法式轻喜剧呈现出了其中的自由感,法国著名喜剧演员凯德·麦拉德在最后一幕奉献了年度最佳独角戏。

TOP

30.乌米·马萨库 Wunmi Mosaku《异国阴宅》
难民题材2.0,题材电影大多留给社会与历史,仅有一小部分留给电影本身,这部处女作显然属于后者,并与非裔文化、恐惧外化的大时代表达形成合集。两位主演特别是乌米·马萨库奉献了惊人的表现力和鲜活感,当你发现她是一位有丰富表演经验的演员,更为她得到这样的角色感到欣慰。

TOP

31.乔治·麦凯 George MacKay《狼》
很长一段时间游离于亚历斯·冯·华麦丹还是偏重“物种焦虑症”人文关注之间,慢慢发现这种迁移恰恰是表演带来的,好像“荞麦”没太受传统戏剧深度影响,亦未完全进入主流视野,反倒一直保留着对于电影最为珍贵的原始意识与身体感受。这样的电影像《头痛欲裂》一样,就是当代空白的领域的阅读物,她拥有文字无法取代的直观,同样有思考的丰富度,某种程度代表人类文明进化的步履,通过这些90后成熟演员,从他们角色选择可看出电影文化空间的差距。

TOP

32.朱迪·科默 Jodie Comer《援助》
疫情下的疗养院,容易被忽视但同样最具有观察价值。第一次看科默主演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满屏的浅焦+特写,仍可无懈可击。

TOP

33.科林·费尔斯 Colin Firth & 斯坦利·图齐 Stanley Tucci《超新星》
同志题材已进入普世探讨此乃很好的趋势,想想华语最近的《叔·叔》聚焦还是群体困境。一个骄傲的人希望有尊严的掌控自我,一个面对病患爱人可能更加痛苦的伴侣,两位卓绝男演员在互动中产生感动之余的思考。在物质精神都做好老去的准备之外,衰老必然面临突如其来的变化,认识自己的底线,尊重他人的选择,自知者英,自胜者雄——估计是一生都需努力的方向。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