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39.爱丽丝·洛维 Alice Lowe《先发制人 Prevenge (2017)》
黑色幽默、暴力犯罪、精神分析......和本·维特利、埃德加·赖特混过的爱丽丝·洛维单独玩起来也毫不逊色。产前抑郁症的疯狂影音还原,请好好体贴孕妇。

TOP

38.蒂莫西·柴勒梅德 Timothée Chalamet《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Call Me by Your Name (2017)》
虽然父亲一席话将整部影片的格局上升到超越性爱本身,无关性向;虽然最后的长镜头个人觉得有点画蛇添足,并不需要过度表达。但是蒂莫西自身的表演着实满足了观众对于电影的所有情绪需求,一位年轻艺术家对身心微妙的感受。

TOP

37.西娅姆·阿巴斯 Hiam Abbass《囚禁 Insyriated (2017)》
和西娅姆2008年的《柠檬树》都属于欧洲视角看中东世界,有意思的是两部电影中她都饰演了一个保护自己家园的母亲,这类角色就降低政治人性讨论的接受门槛,可谓屡试不爽。

TOP

36.杰瑞米·雷乃 Jérémie Renier《双面情人 L'amant double (2017)》
欧容的卫生纸电影。年度最性感的一对。

TOP

35.史依弘 Yihong Shi《不成问题的问题 Mr. No Problem (2017)》
一如《刺客聂隐娘》中的咏梅,史依弘在我眼中则是影片的戏眼所在。影片中对三位女性角色的发掘亦是很大亮点。

TOP

34.理查·基尔 Richard Gere《诺曼 Norman: The Moderate Rise and Tragic Fall of a New York Fixer (2017)》
约瑟夫·斯达在《波弗特》《脚注》之后再次寻找到一个不少影视题材会涉及但少有刻画的视角,一个政治掮客的戏剧人生。作者在剧作和电影语言上招数非常多,同时在冷幽默之中并未丧失自己一贯的人性考察。理查·基尔奉献了长久以来最好的一次表演,一改政治掮客面具化形象。

TOP

33.瓦莱丽·帕赫纳 Valerie Pachner《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Egon Schiele: Tod und Mädchen (2016)》
男性艺术家身边的女性总是被历史常规性遗忘,除非她自己拥有比肩的才华或者本身值得炫耀的私生活,还好电影总是能将这些女性突出的展示。虽然诺亚·萨维德拉饰演的席勒帅破银幕,但瓦莱丽·帕赫纳成功的塑造了Valerie Wally Neuzil这一忠诚伟大的情人、那幅“男人与少女”更名为“死神与少女”中的女主人公。

TOP

32.巴里·基奥汉 Barry Keoghan《圣鹿之死 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 (2017)》
年度反派或者说年度复仇者。

TOP

31.派翠西娅·克拉克森 Patricia Clarkson《酒会 The Party (2017)》
篇幅不长符号容量不小的小品。克拉克森饰演洞悉一切的愤世嫉俗者,此类角色往往也是群戏中最容易出金句的。对于克拉克森这种无所不能,配角抢戏家常便饭的演员,驾轻就熟效果奇佳。

TOP

30.生田斗真 Tôma Ikuta《人生密密缝 彼らが本気で編むときは、 (2017)》
今年的《人生密密缝》和《普通女人》都将变性人普通生活和情感作为重心,当然社会理解还是戏剧冲突的焦点。从保罗·莫里西、法斯宾德开始到阿莫多瓦、尼尔·乔丹、欧容、多兰......跨性别者的描写已经从猎奇进入日常,是整体接受度的变化。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