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魂断蓝桥》雯苑官方电影主题。

Waterloo





【片名】:魂断蓝桥 | Waterloo Bridge
【导演】:茂文·李洛埃 | Mervyn LeRoy   
【原著作者】:Robert E. Sherwood (1930年百老汇舞台剧《滑铁路桥》)
【改编剧本】:S.N. Behrman | Hans Rameau | George Froeschel
-----------------------------------------------------------------
【主要演员】:
  费雯·丽 | Vivien Leigh(饰)玛拉 | Myra
  罗伯特·泰勒 | Robert Taylor(饰)罗依 | Roy Cronin
  露塞尔·沃特森 | Lucile Watson (饰)玛格丽特夫人 | Lady Margaret
  弗吉尼亚·菲尔德 | Virginia Field (饰)凯蒂 | Kitty  
-----------------------------------------------------------------
【制片】:Sidney Franklin
【配乐】:Herbert Stothart
【摄影】:Joseph Ruttenberg
【剪辑】:George Boemler
【服装设计】:Adrian | Gile Steele
【艺术指导】:Cedric Gibbons | Edwin B. Willis
-----------------------------------------------------------------
【片长】:108 min
【国家】:美国   
【语言】:英语   
【色彩】:黑白   
【幅面】:1.37比1
-----------------------------------------------------------------
【拍摄时间】:1940年1月 - 1940年3月
【首映日期】:1940年5月14日
【发行公司】:米高梅 | MGM
【版权所有】:Loews Cineplex Entertainment

TOP



  • 1941年,入围第13届奥斯卡奖【最佳黑白片摄影】及【最佳配乐】;
  • 2007年,费雯·丽凭玛拉一角获得【雯苑影史百佳表演】第十六名;

TOP





      影片以一战为背景,讲述了芭蕾舞演员玛拉和军官罗伊的凄美爱情故事。二人在滑铁路桥上邂逅倾心,然而由于战争无情,在两人决定结婚之时,罗伊应招回部队参加战事。为见爱人最后一面,玛拉错过了芭蕾舞团演出,失去工作。不久,罗伊被误登上阵亡名单,失去工作的玛拉几欲崩溃,沦为妓女。再次遇到生还的罗伊,玛拉对生活又有了希望,可是面对罗伊家族的荣誉和家人的信任,善良的玛拉不愿继续欺骗他,于是在婚礼前一天悄然离去,在两人初次见面的滑铁卢大桥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TOP



  • 费雯并不是米高梅的签约演员,而是塞尔兹尼克影业公司旗下的艺人,塞尔兹尼克为了感谢梅耶对《乱世佳人》的支持和资助,特意将费雯借给了米高梅公司拍摄《魂断蓝桥》。

  • 费雯接到这部片约时并不感兴趣,她觉得这个英国军官的角色完全是为劳伦斯·奥利弗而写的,米高梅派罗伯特·泰勒来扮演男主角是典型的错派角色,她认为这次工作将会非常乏味。

  • 整个拍摄过程中,费雯心里想的就只有她和劳伦斯·奥利弗即将在美国巡回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有空挡她就关在自己的休息室里研究朱丽叶,而她一走出房间就可以摇身一变进入玛拉的角色。

  • 六十年代末,罗伯特·泰勒因肺癌入院,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他经常在病床上重温自己主演的影片。有一天一位朋友来探访,他正在欣赏《魂断蓝桥》,朋友问他在他所有的影片中最喜欢的一部是?泰勒指了指屏幕,“就是这部。”

  • 据《大众电影》杂志报道,费雯最喜欢的电影也是《魂断蓝桥》,而她还希望在她的葬礼上播放《魂断蓝桥》中的音乐。

  • 《魂断蓝桥》是根据1930年的百老汇舞台剧《滑铁卢桥》改编,剧本作者是Robert E. Sherwood,从1931年至今曾多次被搬上银幕,而1940年茂文·李洛埃版则是最成功和广为流传的,其他版本中较为关注熟悉点的包括:1931年环球公司出品,梅·克拉克主演的第一版及1956年米高梅公司出品,莱斯利·卡侬主演的彩色宽银幕版。


TOP



    《魂断蓝桥》在东方受欢迎的程度可以说大家已经亲身体验过了,而关于她在欧美是多么默默无闻的说法也从来不绝于耳,就连我当年都在雯苑网站的《魂断蓝桥》主页写下了“票房很不理想”之类的话。这次借发布官方主题的机会,我对《魂断蓝桥》在欧美曾经的影响及地位做了一次较全面的考察。

    首先,根据维基百科的记录,《魂断蓝桥》当年在美国本土票房为125万美元,海外票房为121.7万美元,为了做横向比较我也顺便搜查了同期好莱坞影片的票房记录,令人惊诧是包括《蝴蝶梦》、《费城故事》、《星期五女郎》在内的所有其他1940年影片都没有票房数据的记载。早期好莱坞影片的具体票房不可考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只有《魂断蓝桥》有具体数据反而令人费解。当然数字不是唯一的证据,很多影史资料和书籍文献都可以提供线索和证明。

    由John Douglas Eames编著的米高梅官方大型画册“The MGM Story: The Complete History of Fifty Roaring Years”以416页的篇幅,用丰富的图文,逐年记载了曾贵为八大电影公司之首,号称旗下的明星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的米高梅影业公司五十年来的辉煌历史。直接翻到1940年那一章,欣喜的看到《魂断蓝桥》的剧照在整个1940年的篇幅中版面大小仅次于《费城故事》,文字介绍的开篇第一句就是“Waterloo Bridge is one of 1940's major successes.”光这一句就足以证明了其商业成就之可观。半版篇幅的剧照不但反映了编辑对这部影片的重视,更显示出该片在米高梅影史上不可忽视的地位。《魂断蓝桥》当年绝对不是一部默默无闻的票房败作,至少米高梅内部是这么认为的……


The MGM Story, Page 164     The Chronicle of the movies, Page 86     The Chronicle of the movies, Page 88

      由Hamlyn出版的大型电影文献“The Chronicle of the movies: A year-by-year history of talking pictures”以448页的篇幅,文字为主图片为辅,逐年记载了好莱坞近80年的峥嵘岁月!直接翻到1940年那一章,再次欣慰地看到玛拉和罗依相拥的画面在五月至八月的章节里占有主导地位!在1940年英美票房总结的“英国年度十大票房影片”中《魂断蓝桥》也榜上有名(后七位是以片名字母排列,不要以为是第九名!)。赫然醒目的标题——DOOMED ROMANCE(直译为“结局已定的爱情”,转译成“命中注定的悲歌”更贴剧情)!显然,《魂断蓝桥》就是1940年的年度罗曼史。

    于是,我们可以彻底否定关于《魂断蓝桥》在欧美不受欢迎的说法,而事实是《魂断蓝桥》在美国影史中绝对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是好莱坞经典罗曼史中最令人心碎的一枚。

TOP





     《魂断蓝桥》的原著作者是四度获得普利策奖的百老汇剧作家Robert E. Sherwood,他的许多作品都被拍成了电影,其中最具盛名且搬上银幕最多次的就是《魂断蓝桥》。这个纯粹、传统的爱情的故事,没什么标新立异、惊世骇俗,但是绝对真挚感人、刻骨铭心。在百老汇上演后,隔年就被环球电影公司首次搬上了银幕。1940年版作为一部重拍片,剧本又经过了《海斯法典》的和谐,自然不会引起影评人过多的赞誉。但三位编剧的成功之处在于对原著扬长避短,摆脱了舞台的束缚同时又发挥了电影的优势。从《欲望号街车》、《灵欲春宵》到《怀疑》,这些根据舞台剧改编的名片都有着共通的特点:通篇的台词,单调的场景,屈指可数的人物和发挥有限的镜头。而看完《魂断蓝桥》观众却全然没有这些感觉,脑海里只有那些回味无穷的经典片段。改编剧本之难,难于上青天,很多畅销小说改编成电影后都惨不忍睹;很多古典名剧拍成电影后感觉就是舞台前架了一台摄影机;《魂断蓝桥》的剧本虽然缺乏原创性,但绝对是将舞台剧改编成电影剧本的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TOP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海斯法典》在美国公布,好莱坞电影受到十二大禁令的严加控制,银幕上只有“纯洁”。那段时期正逢茂文·李洛埃(Mervyn LeRoy)在米高梅崛起,1938年,担任制片总监的他,开始引领米高梅出品了一系列风格隽永,画面唯美,适合合家观赏的主旋律影片,如《绿野仙踪》、《废墟红花》、《鸳梦重温》、《玉女神驹》、《小妇人》等等,《魂断蓝桥》也是其中之一。

    李洛埃的导演手法委婉细腻,他擅于把握戏的扬抑,懂得讨好观众心理。玛拉和罗依于烛光俱乐部随着《一路平安》共舞华尔兹的那段戏本来是有台词的,但李洛埃认为画面配上音乐已近完美,其他都是画蛇添足,于是成就了《魂断蓝桥》最经典的爱情片段。当然还有玛拉谢幕时和罗依在舞台上下的相对会心一笑,雨中的细吻,站台的匆匆一别,滑铁卢桥上的凄迷,还有贯穿全片的吉祥符……这些都是典型的李洛埃式桥段,无论是喜是悲,都含蓄而充满诗意。

    作为当年米高梅的年度大制作,《魂断蓝桥》展示了好莱坞黄金年代黑白片的最高水平!除了李洛埃的唯美执导,让费雯和罗伯特在镜头下美得令人窒息的摄影和灯光,影片的音乐也堪称经典:将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剧《天鹅湖》的主旋律和苏格兰民歌《一路平安》融入电影配乐既紧贴剧情又烘托主题,堪称绝妙!用古典音乐和名曲包装电影更能引起观众共鸣,事半功倍,其他名曲如《玫瑰人生》、《圣塔露西亚》等都经常被电影采用,但是都没有《一路平安》于《魂断蓝桥》这么深入民心。

TOP





    首先,我要说“费雯·丽和罗伯特·泰勒在他们演技和外貌的巅峰时期为影史贡献了最凄美的画面之一。”

    罗伯特·泰勒认为他在《魂断蓝桥》里的表演第一次达到了他长期以来给自己定下的那个高不可攀的标准。事实上这是他第一次摆脱了稚嫩男孩戏路,扮演了一个成熟复杂却仍然罗曼蒂克的角色。观众和影评人也同样欣赏他的转变,甚至不介意他扮演的英国军官使用美国口音。

    而费雯的表演,总是那么细腻而精准,你绝对难以想象面前这个单纯温婉的女子就是陶乐园里那个火辣犀利的郝思嘉。实际上费雯的表演多多少少都有郝思嘉那种女王般的气质,无论是汉密尔顿夫人,克里奥佩特拉,安娜,史东夫人还是布兰奇,都有一种不可一世的魅力和强势,这也是费雯自身的一种气质。但只有玛拉,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那样的少女情怀,那样的柔弱、悲观而善良,丝毫没有侵略性和压迫感。费雯的表演一直以擅于诠释人物内心世界著称,而玛拉则是她以内敛方式诠释得最成功的一个。

    配角方面,一众甘草演员将凯蒂,歌舞团老板娘,玛格丽特夫人,公爵等角色演绎得到位传神,而纵观这些演员的履历似乎没有比《魂断蓝桥》跟令人印象深刻的代表作了。

TOP




      只要提起《魂断蓝桥》这部令人失魂断肠的美国影片,中国观众就会想起那个美丽动人的悲剧故事,想起那位男主角──留漂亮小胡子、手握司迪克,帅得不能再帅的青年军官;他就是由好莱坞四十年代的票房巨星、银幕俊男罗伯特饰演的。

  罗伯特·泰勒1911年出生于美国,原名斯潘格勒·艾灵顿·布洛(Spangler Arlington Brugh)。"艾灵顿"是罗伯特·泰勒的母亲非常喜欢的一部浪漫小说中男主角的名字,于是当她生下长子时便为其取名为"艾灵顿"。可见,罗伯特·泰勒一生下来就是个浪漫的种子。

    三十到四十年代,内布拉斯州加先后向黄金年代的好莱坞,奉献了两位举世瞩目的美男子,一位是蒙哥马利.克里夫特,一位就是罗伯特.泰勒。罗伯特出身于医生家庭,却有着良好的音乐天赋,高中时期在学校管弦乐队演奏大提琴,进入大学后主修音乐,1930年到加州POMONA大学学医,此时的罗伯特,未来人生不外是音乐家与医生的两种选择,他却意外的加入了学生戏剧团演出,他的英俊外表和古典气质,常常是王子,英雄等角色的不二人选。罗伯特在大学里演出舞台剧时被米高梅影片公司的星探发现,随即和米高梅签订了长达十七年的合约,原名又长又拗口的外乡青年,摇身一变,成为了黑白光影中的一代古典美男。很快,他就成为与克拉克·盖博齐名的浪漫派偶像,征服了成千上万的女性影迷。可是,当人们坐在影院里,被他那富有磁性的嗓音所感染时,绝不会想到他幼时竟是个害羞的、口吃的男孩。

    罗伯特的米高梅生涯并不一帆风顺,先后被出借给福斯公司和环球公司拍片。早年影片中的他,被塑造成有着雕塑般完美侧面的英俊小生,大有颠倒众生的瓦伦蒂诺式美感,遗憾的是,批评家对于英俊小生的态度远比影迷来得苛刻,在评价他的演技时,总不忘对他英俊歧视一番;罗伯特选择了沉默,但没有选择遗忘,在《茶花女》与《魂断蓝桥》两部影片中,他不动声色的做出了最有力的回击。

    二战爆发时,无论影迷们如何强烈反对把他们的“情人”送去做炮灰,罗伯特还是从了军,他在服役于美军空军运输师的期间,仍坚持拍了两部影片;战后,无论是外表还是身体他都平安回归了,导演放心大胆的让他与当时最美的女星搭档,完全不用担心在这些女性的美貌光环下他会失去光彩,他的魅力完全经得起考验;但提起《茶花女》,一定先想起嘉宝,提起《魂断蓝桥》,一定先想起费雯丽;他合作过的众多著名女星,星光璀璨度总是刚好比他亮一点,他的演出仿佛是完满女主角悲壮爱情的活道具。

    罗伯特·泰勒在银幕上风流倜傥,银幕下的私生活却非常纯朴严肃,没有太多的花边新闻供人闲聊。他结过两次婚,第一次和芭芭拉·史坦威克,第二次和欧苏拉·迪斯。真正结束这位荧幕情人生命的,不是战争,而是肺癌,罗伯特·泰勒于1969年因肺癌不幸逝世,生命垂危的他重看了一遍最喜爱的《魂断蓝桥》,带着一袭自豪与一身宠爱,含笑逝去,享年57岁。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