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滑稽戏》(《Burlesque》)/Steve Antin/美国/2010

这个世纪初《红磨坊》《芝加哥》所引领歌舞剧电影的回暖还没有结束,基本每年都有像样的作品出炉。
  
制作质量是不错的,只是题材都趋于平面舞台化,所以《红》《芝》后也没有了真的扛鼎之作(去年的《九》初衷其实还不错的,只是明星的唱功确实毁掉了不少本来很棒的歌曲,从而造成影片只有角色而没有记得住的歌曲,但歌舞片的角色本身就难丰满,所以最后落个两边不讨好。)
  
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 Christina Aguilera的歌技没有问题,不过银幕魅力确实还没到称得起如此炫目的舞台,整片都像她的演唱会而已,雪儿 Cher的两段表演唱反而有足够的气场。

推荐【第五届雯苑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歌曲 You haven't Seen The Last Of Me
■ 最佳服装设计
■ 最佳艺术指导

TOP



《穿越时空的古宅》(《From Time to Time》)/Julian Fellowes/英国/2009

感觉挺电视电影,也挺“正大剧场”的感觉。
  
很多切换显得莫名其妙,可能作为原著本身,从文字读起来会好些,但转移到银幕,创作者要交代的工作确实没有做足。
  
没有特别的感觉,也不令人生厌的影片。

推荐【第五届雯苑影评人协会奖】:
暂无

TOP


颠倒黑白 Rewers (2009) / 波兰

大背景下的小人物,黑白影像凸显历史感。时代激发、使得人的一些特质展现。

推荐女主夏理 发表于 2011-2-5 11:40


如何在一个非常理时代生存下来,从来都是艺术表现方式的好戏。影片通过一个谋杀、溶尸的故事,展现了一个时代的荒谬和生存中的绝望。

创作者故意模糊了是非正义,也放弃了善恶有报,黑白影像增加了时代背景的纵深感,也强化了影片的黑色幽默效果。

推荐【第五届雯苑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影片
■ 最佳导演 Borys Lankosz
■ 最佳女主角 Agata Buzek
■ 最佳女配角 Krystyna Janda
■ 最佳剧本
■ 最佳摄影
■ 最佳配乐
■ 最佳艺术指导

TOP



《法外之徒》(《Hors-la-loi》)/Rachid Bouchareb/法国、阿尔及利亚、比利时/2010

个退伍军人、一个政治犯、一个匪徒,三个亲兄弟架构的一部关于阿尔及利亚独立解放“战争”。叙事本身没有问题,但也并非特别出彩。对于阿尔及利亚算是一部主旋律。
  
影片从一开始就赋予了三个人物特定的意义,老大作为法军参加了越南战争、老二在巴黎受到牢狱之灾,三弟在阿尔及利亚行凶后来到巴黎谋生。他们一个家庭就代表了整个民族,而老母亲的强势也同样表现得异常民族性。
  
电影从来没法和政治分开,特别是半个世纪前的事情。拉契得·波查拉 Rachid Bouchareb俨然成为了民族主义的代表导演了。影片能在嘎纳入围竞赛单元也说明法国在艺术方面的“自由民主”追求。

推荐【第五届雯苑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艺术指导
■ 最佳群体表演

TOP



《鲶鱼》(《Catfish》)/Henry Joost、Ariel Schulman/美国/2010

关于网络的虚无的故事,有点小意思。

推荐【第五届雯苑影评人协会奖】:
暂无

TOP



《猫咪的圣母特蕾莎》(《Mother Teresa of Cats》)/Pawel Sala/波兰/2010

影片刻意抽除了连续故事的主要情节,采用表现人物性格变化的点和情节冲突最严重的点,加上倒序的结构,形成了特殊的叙事效果。
  
按照影片的进展,你会从一个弑母的开端一路猜测:猥亵、恋母、精神分裂……最终落脚到战后综合症。
  
影片的前半部分是很不错的,环环相扣、抽丝剥茧,但后半部分创作者一味沉迷于设置悬念和耸人听闻,缺失了应有的交代,使得所有人物充满了荒唐性,最后回望前情(也是后情)不是茅塞顿开而是觉得无理取闹。

所以好的形式更需要极强的逻辑性。

推荐【第五届雯苑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男主角 Mateusz Kosciukiewicz

TOP



《自己的葬礼》(《Get Low》)/Aaron Schneider/美国、德国、波兰/2010

关于赎罪的老套故事,没想到如此“温馨”,本以为从角色到故事会特别生冷。
  
罗伯特·杜瓦尔 Robert Duvall 的角色如果能再立体或者极端点就好了,总体感觉影片柔和了点,除了看看演员表演和最后能预见的一点小感动,就没啥特别的东西了。

推荐【第五届雯苑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男主角 Robert Duvall
■ 最佳男配角 Bill Murray
■ 最佳女配角 Sissy Spacek

TOP



《艾玛·布兰克的最后日子》(《De laatste dagen van Emma Blank》)/Alex van Warmerdam/荷兰/2009

这一年来看到最“潜暴力”的影片,前半段如同一出超现实主义家庭剧,后半段人物价值出现转变后,升级到一出暴力家族史。
  
影片围绕艾玛病重,讲述了其丈夫、女儿、弟弟、妹妹、侄儿的角色转变,而故事的角色设置却用了两个最极端的表现方式,开始的每个人无尊严的扮演仆人到后来的冷酷无情。
  
包括艾玛自己,六个人物都是令人不喜欢的。
  
最具代表的是女儿和弟弟,前者是没有完全泯灭良知的代表,甚至在试图追求某种失去的美好,最后以她的出走结束;而后者却是最为邪恶的代表,开始他扮演的一只狗,而后不仅最为歹毒,最终也以其陪葬结束生命。
 
一曲关于家庭价值的变奏曲,令人毛骨悚然的同时也表现了如今普遍存在的伦理缺失。

推荐【第五届雯苑影评人协会奖】:
■ 最佳导演 Alex van Warmerdam
■ 最佳剧本
■ 最佳摄影
■ 最佳群体表演

TOP



《美版生人勿进》(《Let Me In》)/Matt Reeves/美国/2010

改编(特别是美国改编他国恐怖片)从来不是讨好的事情,能达到如此效果已然令人欣慰了。
  
出发点变成了恐怖片,加重了配乐音效的份量,戏剧冲突节奏变快了,直面并加强了血腥效果;同时还一定程度的保留了瑞典版的某种气质。
  
不过不得不说这种欣慰同时来源于很多保留甚至是影像的保留。

推荐【第五届雯苑影评人协会奖】:
暂无

TOP

本帖最后由 clark 于 2011-2-16 21:04 编辑



看了《公平游戏》《俄罗斯88》,无推荐。比利时“申奥”作品《非法》,仅推荐最佳女主角Anne Coesens。

TOP

返回列表